【改造】杭州三大“法宝”助力西湖区城中村改造
城是人的载体,人是城的灵魂,城中村改造关乎千家万户。自去年12月以来,西湖区坚持以城市有机更新、业态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全力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
2017年,西湖区计划需完成改造34个城中村和3个国有区块,涉及住户9244户,其中拆除重建33个村和3个国有区块8546户,综合整治1个村698户。截止目前,全区共完成33个村和2个国有区块8005户丈量评估,完成签约7416户,其中29个村和1个国有区块完成整村签约,完成拆除5637户;东岳村综合整治完成总工程进度的40%;全区完成安置2236户。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工作成效,西湖区离不开这三大“法宝”。
杨家牌楼改造后
一
公平公正,是群众工作的基础,是城中村改造顺利推进的生命线,是实现和谐征迁的有力保障。西湖区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在全区范围内推行“阳光征迁”。
“如果可以人为调整政策和价格,那只会是恶性循坏,最终受损的是大部分居民的利益,所以我们只能硬碰硬,严格按政策执行,不来虚的。”西湖区城中村改造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确保公平公正,西湖区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除了向居民群众公开所有征迁政策和相关实施方案之外,还将各户补偿款、安置房等信息全部上墙公示,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让老实人吃亏。
此外,西湖区还成立了由区政法委牵头,区法制办、国土、城管、公安等部门参与的“政策法制保障组”,做深做细政策法规宣传、群众疑惑解答等工作,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同时,对违章违法现象“零容忍”,坚决依法打击各种骗取赔偿款、安置房等违法行为,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古荡湾改前
古荡湾改后
二
比学赶超,是推进城中村改造源源不断的动力。早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启动时,西湖区就在省人民大会堂组织召开“美丽西湖行动”千人动员大会,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热起来、干起来、比起来”的工作热情。在实施过程中,西湖区除了坚持每月现场会、每周例会制度外,还创了建微信工作平台,开展网上实时工作竞赛,“比学赶超”氛围十分浓厚。
在这种浓厚氛围的带动下,全区党员干部以“慢不得、等不起、拖不得”的姿态,充分发扬“硬着头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城中村征迁“西湖速度”。翠苑街道宋江村在拆迁过程中,村社党支部4名骨干成员带领28个股民代表对117户村民实行包干分片,每人承包4-5户人家,加强联系、督促签约、守住责任田。同时,支部领导班子带头,带动党员、股民代表及公职人员主动完成入户丈量,带头主动首日签约,树立良好的风气导向,仅用5天完成入户丈量,5天完成全部签约,15天完成整村拆除。
三
以人为本,是城中村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湖区在城中村改造中,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城中村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把曾经的“脏乱差”打造成为各具特色、配套完善、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并打造一批城中村改造样板。
留下街道杨家牌楼从污水横流的棚户区变身“欧式别墅区”。房檐挨着房檐的出租屋变成整齐的小别墅,狭窄的主干道变成了7米多宽的步行街。文新街道骆家庄、古荡街道益乐村成为城市新社区,实施综合整治,采取引入绿城等专业物业、无人机多维巡查等方式进行长效管理,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北山街道白沙泉华丽转身,蝶变为浙江省首个并购金融街区,目前已入驻企业73家,资金管理规模超300亿元。
此外,西湖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还十分注重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过渡问题,统筹了一批老年过渡公寓,转塘街道双流村的“乐家苑”就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处。老年人过渡房,不仅解决了社区老年人在外过渡时的特殊问题,还让他们的社交圈子更加紧密,大家住一起可以聊聊天,共同做运动,对老人身心健康有益。
西湖区城中村改造量大面广,接下来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但是西湖人将会继续用实用好这三大“法宝”,着力抓好安置房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工作,不断巩固深化建设成果,把城中村改造引向深入,全力打造全面小康、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的首善之区。(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往期精彩
历史链接:项永丹厅长赴滨江区调研城中村改造工作
历史链接:西湖区城中村改造签约跑出“加速度” 创造“新奇迹”